思想观念和包括社会制度在内的文化因素的进步是历史前进、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这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是 对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业,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回顾三十来的变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中国人民精神面貌、思想观念发生的剧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一、人们的思想观念从封闭、僵化的状态中走出来,逐步形成了求真务实、勇于变革、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
党的思想路线变化深刻反映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轨迹。三十年前,刚刚经过十年浩劫的中国人民,思想处于严重僵化或半僵化状态,人民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被严重束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极大地解放了全国人民的思想,科学思考与务实创新之门从此被打开。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推动了又一轮思想解放,鲜明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从而廓清了“姓资姓社”的迷雾,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理念,则进一步推动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随着对外合作和对外开放的不断加深,世界现代文明中各种先进元素不断被中国人民所接纳。人们的思想观念实现了从束缚、封闭到解放、进步、务实,再到开放、科学、创新的历史性跨越。
二、人们的价值观向多元多样转变,科学、民主、文明、生态、公平等新的理念成为社会主流思想和价值尺度
一是人们的价值观由一元化向多元多样化转变。改革以前,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总体上是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解放全人类为核心的一元化思想。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人民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维,价值取向更加务实开放,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人们的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市场的趋利性和人性的自私性在思想道德领域日渐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会信仰和精神支柱,社会诚信出现危机,社会腐败现象增多。人们在认同价值观念多元多样的同时,期待在社会思想道德领域,建立和完善与市场趋利性相制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是科学与文明的观念成为普遍共识。从1979年开始,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从“五讲四美三热爱”到“讲文明、树新风”,从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到“百城万店无假货”,从“心连心、手拉手”到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扫除了社会愚昧和封建迷信的阴霾,对提高公民素质、城乡文明程度和群众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文明的理念、文明的行为、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逐步扎根在人民群众的思想之中。
三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绿色环保是改革以后在人民心目中逐步树立的一种全新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与环境相互依赖的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环保意识在人们心中逐渐萌芽。1978年宪法首次对环境保护做出规定,1984年国家成立环保局,1998年升级为国家环保总局,2008年再度升格为国家环境保护部,这些既直观地反映了国家对环境工作的不断重视,又突出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生态环境理念的逐步深入。1989年以来,国家陆续制定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环保法律。特别是近年来,中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等崭新理念,党的十七大做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部署,中国向生态现代化迈进的步子不断加快,使生态、环保、绿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四是追求公平与正义成为人们的强烈愿望。改革以前,由于经济贫穷落后,所有制结构单一,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城乡差距、地区差别,但总体上经济发展水平很低,基尼系数也较小。改革三十年在迅速发展经济、提升综合国力的同时,也拉大了贫富差距。一方面,在改革开放初期,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造成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同时也发生了一些利益群体利用政策空间垄断和侵占资源暴富的现象。另一方面,在开放过程中,人们的思想受拜金主义的影响,诚实守信的传统道德受到较大冲击,腐败等社会丑恶现象滋生蔓延。这些因素的存在激发着人民群众对收入分配公平和社会正义的愿望和呼声。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反垄断法、个人所得税法、物权法等陆续出台,在顺应民众的愿望,缓解改革阵痛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了全社会在更高层次上追求公平正义的思想理念,推动社会向更加和谐、更加文明、更加公平迈进。
三、人们的文化观从泛政治化、排斥否定抵制西方及外来文化,转变为自信、开放、包容,文化竞争力、文化软实力空前增强
一是在对待传统文化上。文革期间,在阶级斗争的思维影响下,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思想的主流,被牵强的归类为儒法斗争,以“法先王和法后王”为标准,划分文化的进步与落后、先进与没落,经过 “破四旧”、批判孔孟之道等运动,中华传统文化的许多精髓被作为封建残余不加辨别的一概否定,许多传统文化从精神思想到物质载体受到一场劫难。改革以后,人们独立思想的能力得到逐步解放,民众文化审视功能得到逐步恢复,文化自觉意识不断加强。人们重新深刻认识到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源远流长,深刻认识到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因子已深深融入到当代华夏子孙的血液之中,以儒家文化为主流、包括各种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在内的中华五千年文明是现代文明的坚实基础和深厚渊源,传统文化更加受到社会重视。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文化凝聚力、文化生产力和文化软实力等新的文化价值观,迅速得到各级政府以及广大民众的广泛认同,传统的思想文化、艺术文化以及各种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地方文化进入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传承保护和挖掘开发时期。以孔子学院在世界许多国家兴办为标志,中华传统文化自信地走向世界。
二是在对待西方文化上。世界文化是多样多彩的,文化交流、交锋、交融是不同文化关系的一般状态。文化大革命以“破”代“立”,我国传统文化被视为封建文化,外国文化被视为“资修”文化,从而制造了文化封闭状态。改革以后,人们在开放包容中不断接纳西方文化的先进因子,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绝对劣势状态逐渐扭转,中国文化自信心、影响力不断增强,文化也更加开放,在世界文化相互交锋、交融、交流中处于更加有利地位置,文化影响力、文化生产力、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
四、人们的基本追求从求生存、求温饱转变为求发展、求富裕
三十年来,人民社会生活发生的重大变化,集中表现为由“生存型”向“发展型”的历史性转变,我国以年均超过10%的经济增长率高速发展,对比三十年前后的部分数据,我们深刻感受到经济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的巨大影响。
据农业部统计,1978年,全国农民每人年平均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仅有74.67元,其中两亿农民的年平均收入低于50元。据有关资料统计,1977年,宜宾地区工人的平均月薪38元,再没有其他收入。人们最突出的感受:一是摆不脱“饿”,二是买东西“难”。
1978年,中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高达67.7%,处在绝对贫困阶段;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7.5%,仅能维持温饱。全国贫困人口多达2.5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3。贫穷和饥饿是大多数中国人特别是农村人口心目中难以摆脱的阴影。到2006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到35.8%和43%,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2000多万。
1978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379元人民币,而到了2007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18700元左右,剔除价格因素,增长了16倍。就四川省来说,1978年(包括现重庆市)国民生产总值是184.61亿元,2007年四川、重庆两地达到14617.12亿元。剔除价格因素,增长25倍。1978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262元,2007年达到12893元,剔除价格因素,增长15倍。
这些数据最简明、最雄辩地反映了中国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的巨大转变。三十年里,我国已经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阶段,人们日常活动从主要是为摆脱饥饿求生存转变为追求发展奔富裕上来。发展成为时代最鲜明的主题。搞建设、谋发展、求进步成为人们思想和工作的主要方面。
五、个性追求得到社会广泛认同,人们求善、求美、求乐的人性需求得到解放
改革以前,由于政治斗争和思想桎梏,一些人文求善、艺术求美的需求和宣扬爱情的愿望被当作资产阶级毒草、小资情调和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进行批判,严重扼杀了人性中求真求美求乐的精神追求。
服饰的变化。改革以前,人们穿着很单调,大街上各个年龄层次都是青一色的“中山装”和“解放绿”,除大都市外,鲜有女孩子穿裙子。改革开放以后,人性的约束不断弱化,人们追求爱情、向往爱情、表达爱情的歌曲逐渐流行。在服饰上,爱美窗口被打开,求美的本性得到回归,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为人们服饰的改变提供了基础,西服、连衣裙进入老百姓的生活。人们的服饰逐渐多姿多彩,各种类型、各种风格的时装像春潮涌现,各类时装表演、选美选秀开始出现,并逐步为大众所接纳,人们的个性追求得到全社会大多数人的认同。同时,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程度得加深,文化包容的思维使人们对待外来事物、新鲜事物的态度发生根本变化,对个性追求体现出充分的尊重和包容,张扬个性成为新的时代潮流。
六、人们的爱情、婚姻、生育观念发生了全新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妇女地位大大提高,计划生育政策开始实行,扶养子女的困难降低,人们的爱情、婚姻、生育观念产生深刻变化。
三十年间,我国两次修订婚姻法,颁布《婚姻登记条例》,实行计划生育,对爱情婚姻生育观念的进步起到了明显促进作用。社会逐步认同婚姻裂变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离婚自由逐渐被社会舆论和道德所接受,更加自我、更加开放、更加张扬的婚恋伦理观进一步影响到整个社会。青春期卫生和生育知识在相应人群中以适当方式普及。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真正成为现实,恋爱和情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经常话题、文艺作品的基本元素和社会生活中的靓丽风景,未婚同居、单亲家庭等新的社会伦理现象,也逐步受到社会舆论的包容和接纳。
七、公民的权利意识和民主意识从初步萌芽,迈向高度发展
在民主意识上,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经历了十年浩劫后,我国的民主空气严重缺乏,人们基本丧失独立思想能力和言论自由,人们的民主意识也非常淡薄,民主制度建设严重倒退。三十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民主是社会进步的特征,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逐渐在人们心中扎根。特别是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提出,标志着随着党和国家对民主问题的认知逐步深入,党内外民主制度建设越来越进步、越来越成熟。在这种背景下,人们的民主意识迅速增强,保障民主权利、实行民主监督、主张民主诉求的意识更加强烈,人们积极争取对公众事务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与监督权,民主方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随着现代通讯、信息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给民众了解信息和表达民意提供了非常便捷的渠道,人们通过媒体、网络等途径和平台,广泛参与各种社会事务,参与民主决策,实行民主监督。主张民主权利、推进民主体制成为新时期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和时代特征。
在人权意识上。改革以前,我国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强调公民对党和国家的绝对服从,公民是庞大国家机器上的零部件,曾被形象地称为“螺丝钉”。公民作为人而应享有的基本权利被国家和人民利益取代。改革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公民的人权意识不断觉醒并越来越受到重视。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了人身权和财产权等公民的最基本的权利,为国家公权力的行使划定了边界。随着《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的颁布实施,进一步合理制约了国家权力,公民基本权利得到更加有效的保障。2007年3月《物权法》的颁布,进一步明确公民私有财产权,也为公民在人格及精神上独立于国家奠定了制度基础。近年来不断出现的“钉子户”现象,就是公民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的鲜明体现。
八、公民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依法办事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
“文革”期间,我国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受到严重冲击,大小运动不断,以运动代替法制的现象十分严重。法律的权威和尊严被严重践踏,各种政治运动、下放蹲牛棚、办学习班的做法,使人民群众甚至是党员干部乃至有些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的人身基本权利都难以保障,刚刚建立的法制体制到了崩溃的边缘,人们本就淡漠的法律意识更加淡化。改革开始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的要求,并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指导方针,中国进入了法制的恢复、重建期。1980年,在邓小平同志的亲自倡导下,一场全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全国性普法运动迅速开展,从中央到地方,逐级成立了政法委员会和普法领导小组。经过落实普法规划,人们的法律意识大大增强。
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党和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转变,这成为中国民主法治建设一个新的里程碑。
改革三十年,每年都有大量法律法规诞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法律规范对人民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影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几乎是每一部法律的修订或新法出台,人们在相关领域思想都会产生巨大改变,并衍生一些新的社会现象。随着我国逐步迈向现代化的法制国家,人们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人们的行为准则从按政策办事、按领导要求办事、按经验习俗和道德约束办事彻底转变为依法办事。
九、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更加坚定
回眸新中国建设史,不难发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艰辛而曲折,曾经如潮如涌,也曾一波三折。三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消除了长期笼罩在中国人民头上贫穷和饥饿的阴影,解决了世界上四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并跃升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人们从改革开放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惠,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深切地感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和美好发展前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中国人民的富裕之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这一观念逐步成为绝大多数中国人的自觉意识。
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丰富了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排除种种思想干扰,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等根本性问题,把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性同改善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实现更大发展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近年来,中央接连提出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等新的理念,进一步丰富了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和实践方式同全国人民追求科学发展、追求幸福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更加显示出社会主义中国的勃勃生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仰。
十、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三十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世界的影响力不断提高。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举办二十九届奥运会等标志性事件,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断激发,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加入WTO后,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同世界各国开展广泛交流与合作,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家区域化的激烈竞争中,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党中央和各界人士提出和平发展、和平崛起的思路和构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广大中华儿女的奋斗目标和强大精神支柱。
三十年里,我国经受了“八九风波”、亚洲金融危机、洪灾、雪灾、“非典”疫情、拉萨“3.14”事件的严峻考验,特别是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和重建工作,表现出政府与公民社会互动的巨大力量,表现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向心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令世界惊叹和瞩目。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