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12日电(记者王立彬 董峻)从温饱不足到丰衣足食,从自我保障到社会保障,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参与到工业化进程……60年来,山乡巨变,亿万农民富裕安康的梦想正成现实,希望田野上谱写出壮丽的诗篇。
60年 的农业发展创造一个奇迹:以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2009年之夏,当中国经济因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而遭遇重重困难之时,从农村传来一个喜讯:今年全国夏粮预计产量达到2450亿斤,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连续6年夏粮增产的佳绩。
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经断言,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须碰到的第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半个世纪之后,面对众多的人口,莱斯特·布朗提出,谁来养活中国?
如今,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实现了粮食自给率高达95%,以不足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翻阅历史的数据,对比中可以看出跨越。1949年中国粮食人均占有量不到420斤原粮。如今,我国人均粮食产量达到800斤左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农民从越过温饱,奔向小康。
中国粮食的发展,最形象的说明就是粮票、布票、油票、肉票、糖票、购粮证等。1993年,全国范围取消实行近40年的口粮定量办法,粮票、油票、肉票、购粮证等先后退出历史舞台。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购销。
稀缺时代的“硬通货”,成为收藏品。方寸之间,浓缩沧桑巨变。
是顺应亿万农民选择的土地制度,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让粮食产量在最初的8年间增长了72.3%。改革开放后30年间,农村的伟大改革,使粮食总产量由6096亿斤增长到10570亿斤。
是农村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使中国农民打破了“靠天吃饭”的困局。民以食为天,食以水土为本。从根治海河到治理黄河、淮河,从兴修水库到构筑灌渠,60年来,全国灌溉面积扩大,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目前,全国建成30万亩以上大型灌区343座,万亩以上中型灌区7000多座。
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粮食增产提供了强劲的动力。60年来,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相继问世,成为推动中国解决吃饭问题的“金钥匙”――杂交水稻育种世界领先,超级稻实现亩产800公斤;杂交玉米、矮败小麦、转基因抗虫棉、双低油菜与杂交油菜等成功研发;选育瘦肉型猪杂交组合、中国黑白花奶牛等一大批优良种畜品种……
60年来,我国粮食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粮棉油糖菜果茶等主要农产品大幅度增长:肉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均占有量高于世界人均水平。禽蛋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均占有量达到发达国家人均水平。奶类总产量跃居世界第3位。水产品产量连续20年位居世界首位。
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以伟大的实践创造了中国人养活中国人的历史奇迹。
60年的农村发展证明了一个道理,只要我们的政策对头,亿万农民将会焕发出无穷的创造力
2009年6月12日,河北省灵寿县农民王三妮将自己亲手铸造的“告别田赋鼎”捐赠给中国农业博物馆,并开始对外展出。
让我们把历史的指针再往回拨一点。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一致通过废止了农业税条例。王三妮自筹资金7万多元铸造的这尊“告别田赋鼎”,就是为了表达亿万农民的感激之情。
从上交“皇粮国税”,到不但不交税、种粮还能有补贴。60年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因改革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民是“三农”工作的主体。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推动的农村变革史,就是一部尊重亿万农民的首创精神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全面推进的土地改革,使农民有史以来第一次得到了土地。“这次土地改革彻底铲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了农民‘耕者有其田’的愿望,对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也是作用明显。”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
历史不会忘记,60年前,贫苦农民成立农民协会,统一丈量和分配农村土地。农民翻身作主人,释放一个伟大勤劳民族被压抑千年的激情。农业劳模李顺达、新式步犁等成为那时代的代表。
1950年6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草案)》,到1952年底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全国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
后来的农业合作化推动了农业生产稳步发展,但存在的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问题以及1958年后“一大二公”体制,导致生产“大呼隆”、分配“大锅饭”,挫伤了农民积极性,农业生产长期徘徊。
实践一再证明:我们实行政策,让农民满意,农业就发展;农民不满意,农业生产就徘徊不前。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搞“大包干”,共同约定“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其余都是自己的”,群众形象地比喻成“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这奏响了从农村开始的中国改革的序曲。改革开放,再一次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亿万农民动起来了!
改革开放初期,农民就近转移就业,离土不离乡;20世纪90年代初,农民外出务工就业出现“民工潮”;进入新世纪,随着二元体制逐步被冲破,农村劳务经济进入一个新时期,逐步形成进城务工、就近就地转移、返乡创业的农民就业新格局。
改革让中国出现了人类历史上少有的人口迁移,2008年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2.4亿人,遍布二三产业各领域。改革让中国农民的收入不再是仅仅依靠土地,农民工资性收入185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8.9%;工资性收入增长占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量的41.5%。
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成为支撑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生力军。
如今,中央在总结福建洪田村“分山到户”的创新实践后,又作出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战略决策,实现了“耕者有其山”,对农村土地经营制度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60年的农民生活的变化找到一个方向,朝着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
今年6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了一个有着深远历史意义的事项:2009年在全国10%的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世代“养儿防老”的中国农民,将开始和城里人一样享受社会养老保险。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多少代农民的美好梦想。60年之后的今天,广大农民正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把这一梦想化为现实。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连续发出6个一号文件,做出我国总体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判断,开始实行“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
取消农业税后,乡镇政府进一步精简机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纳入公共财政予以保障,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范围逐步扩大,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用电几乎为零。1978年,全国大部分农村仍然是“煤油灯下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用电量年增长率达15%左右。目前全国绝大多数行政村通电率达到99%以上。
全国近九成行政村通公共汽车,半数农户家庭装上了固定电话。当年,电动磨米机、电动饲料粉碎机是梦想;今天,山村灯光闪烁、电灯电话电脑是现实。95%的乡镇通宽带、98%的乡镇能上网。
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到免费义务教育;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到推进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公共财政的阳光正在普照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从新增投资向农村倾斜,到加大农村地区贷款;从“村村通”公路工程建设,到农村书屋工程的推进,广大农村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下发生着新的变化。
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21世纪的人类地球村横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