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广安市前锋区虎城镇茶花村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农民在对“夏黑”葡萄进行冬季管理。合作社负责人李春霞高兴得合不拢嘴,今年亩产达到2500余斤,果园纯利润约100万元。
而一年前,果园还陷于颗粒无收、损失惨重的发展窘境。
果园颗粒无收 损失数百万元
“感谢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感谢四川农大吕秀兰教授和葡萄栽培课题组,让我们真正明白什么是科技力量。”李春霞由衷地表示。
这款名叫“夏黑”的早熟葡萄,果肉脆硬,有香气,无核,品质优,抗病性强,果实成熟后不裂果、不落粒,是广大消费者喜欢的品种。
合作社指望它成为“脱贫果”、“致富果”。没想到,大家从外地请来的农民技术员对其生物特性完全不了解,错误的指挥让上百亩葡萄园颗粒无收,合作社蒙受了300多万元的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了加入合作社的10余户贫困家庭的脱贫致富。
品种与技术缺一不可 辩证施技是关键
“都是春季了,合作社的葡萄枝没有花芽出现,大家心头慌得很,麻烦您快过来看看……”2015年的一天,吕秀兰接到广安市前锋区农业局经作站站长唐礼平的一个焦急电话,立刻带领梁东等课题组成员奔赴现场调查。
大家来到现场,被吓了一跳,发现是枝芽被错误剪修而导致的结果。原来是合作社请来的“土专家”照搬了“巨峰”的修剪方式,让果农把“夏黑”树枝上用来开花结果的花芽全部剪掉,造成丰产期不开花、不结果实,呈现全面绝收的惨状。此外,果园还存在“种植密度过大”和“缺乏避雨设施”等严重问题。
专家现场“诊断”后,当即为欲哭无泪的果农们开了“处方”——
吕秀兰告诉记者,茶花村“夏黑”的栽植密度过大,达到了660株/亩,而“夏黑”植株长势极强,栽培上限仅为150株/亩。这无疑造成了生产成本的增加,也会导致后期果园郁闭和通风透光差、授粉受精不良、产量低、着色差、品质差、果品不成熟等后续问题。
当地果农不知道,所有葡萄都是病害发生较为严重的果树种类,遇雨产生的灰霉病、黑痘病、霜霉病、褐斑病、酸腐病等20余种病害时有发生,可利用cmd体育在线_备用网址登陆专家团队针对南方气候特性首创的“双膜覆盖避雨栽培技术”,切断病原菌传播途径,仅需在休眠期对葡萄园进行杀菌消毒和生长前期进行预防,果实发育及成熟期不喷施任何药剂和套袋,便可确保产品质量达到绿色果品标准。
“必须改变修剪方式,否则大家永远盼不到开花、看不到果子!”听到吕秀兰的这句话,现场所有果农们眼睛瞪得老大,盯住了上阵作示范的女专家。原来,夏黑葡萄优良结果部位应在第3-8节位的饱满芽,是适宜长枝修剪的品种,应以长枝修剪为主,短枝修剪为辅,正确的修剪方式才是保证来年丰产的基础条件。”
“不同类型的葡萄品种,要采取截然不同的管理技术。”吕秀兰说,就是因为农民不懂技术,才在生产上吃了大亏。
制定管理“秘籍” 农户直呼“贴心”
课题组成员一边传授合理栽植密度、双膜避雨栽培、精准肥水药一体化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枝蔓、花果数字化管理技术及正确的冬季修剪技术,一边为广大种植户精心制作了《夏黑葡萄周年管理工作历》,要求根据季节情况照章管理,成效非常明显。
这个《夏黑葡萄周年管理工作历》涉及果园消毒、冬季修剪、贮藏插条、苗木出圃、不同时节施肥、病虫害防控、枝条摘心、生长调节剂科学使用、果实贮运保鲜等全过程,精准到每个月份的旬日。
拿到这个“秘籍”,种植户们纷纷将其贴到自家门背上,方便每天进出家门时,提醒在不同阶段实施相应技术,并打心底称赞川农大专家把问题想到家了。
考虑到整个前锋区葡萄栽植总面积达2500余亩,“夏黑”葡萄种植面积达300余百亩,专家团队担心其他种植户会出现同样情况,还为全区农技人员进行了产业技术培训,大家直呼“太贴心了”。
品质水果不愁销路 果园化身“绿色游园”
专家们把团队研发、全国首创的“避雨栽培双膜覆盖技术”无偿推广运用在前锋区,枝繁叶茂的果树在特定环境里被呵护备至地生长。
向上看,果树头顶是白色的“天膜”(PEP无滴膜),直接切断病源菌通过雨水传播,从而有效减少农药的使用。向下看,果园里被“地膜”(反光膜)100%覆盖,隔绝了隐藏在土壤中的病源菌对植株的影响,反光的薄膜把直射来的太阳光再反射到果实上,增加果实的光照,提升果实甜美的口感。
“感觉像进了美国庄园,当场采摘当场品尝,还享受了环境的美。”采摘时节,许多消费者穿着平跟鞋涌来(避免踩破专用地膜),这里的葡萄从不套袋,香甜可口,皮紧沾果肉,味道非常巴适,让消费者们慕名而来。
两年时间,课题组对全区农技人员、主要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展开技术培训,以及通过两年关键环节30余次的现场培训,使大家基本掌握了该品种的生产管理方法。
“种植业都要靠天吃饭,天气对水果的品质和产量影响很大。”吕秀兰时常嘱咐课题组的年轻成员们,每年同一区域的气候都会有差异,每年都会因为气候变化,导致花谢后的保果、膨果等重要环节提前或延迟,她在关键环节上都要去现场指导,在为果子丰产丰收保驾护航。
“按照人均每年3100元的收益为脱贫标准,科学栽种一亩葡萄园,便可帮助3、4个人实现脱贫的愿望了。”抬头看着长势喜人的果园,吕秀兰高兴地说。李劲雨
吕秀兰:四川农业大学果树学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担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葡萄栽培岗位专家、中国葡萄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务;先后引进40余个葡萄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其中10余个品种已成为四川地区葡萄生产主栽品种;主持完成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等。
冬季修剪现场指导 右二为吕秀兰
天膜与地膜为葡萄树打造了特殊的生长空间
夏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