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d体育在线_备用网址登陆

图片

图片

 

【研途风采】周鑫辉:脚踏实地,逐梦稻田

2023-05-30 11:39:09作者:周鑫辉 曾皆瑞 审核:戢俊臣 来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点击数:

  

个人简介:周鑫辉,男,中共党员,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病理学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mircoRNA调节水稻稻瘟病抗性的相关研究,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及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各一项。在读期间,发表TOP一区论文3篇,二区论文1篇。获得国家奖学金,获评四川省“优秀毕业研究生”等多项荣誉称号。

2B1F8

一步一脚印,一行一进步

周鑫辉来自于福建连城的小山村,从小跟着父母务农,学习养鸡、鸭、兔,种植水稻、土豆、白菜,对动植物产生了浓烈的兴趣。高考时,他报考了四川农业大学的生物科学专业。热爱阅读的他,在大学期间受到《看不见的生灵:林中笔记》《一平方英寸的寂静》《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等书籍的熏陶,更加坚定了学农爱农的信念。大四时毫不犹豫选择报考了本校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病理学专业。

考研成功后,他踏入了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一全校当时唯一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尽管对农业抱有浓厚的热情,但研一的他却连如何正确使用移液器都不知道,做实验更是不必说,经历了数不清的失败。幸运的是,他有循循善诱的导师李燕教授,还有不厌其烦耐心指导的师兄师姐。从洗培养皿开始,他虚心向老师请教、向师兄师姐学习,慢慢熟悉和掌握了植物病理专业所需的一项项实验技能。与此同时,他积极阅读文献,并参加学术会议,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素养。

皇天不负有心人。读研期间,他从一个科研小白的他,一步一个脚印走来,他的第一个科研成果“Rice miR1432 Fine-Tunes the Balance of Yieldand Blast Disease Resistance via Different Modules”揭示了水稻miR1432通过不同的模块调节产量和稻瘟病抗性的平衡,发表在植物领域经典知名期刊rice(TOP一区,IF=4.783)上。此后,他埋头苦干,天天在实验室、试验田和图书馆间来回奔波,乐此不疲,一个个数据的认真记录、一项项实验的反复求证,接踵而来的系列科研成果相继著名学术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TOP一区,IF=9.803)、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TOP二区,IF=5.753)、New Phytologist等上面发表。

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

实验室的实验材料之一是水稻,有着大量的田间实验。田间实验往往无法一个人独立完成,往往需要小组成员或整个实验室共同的努力才能顺利完成。这时,实验室的老师们身先士卒,带领着学生下田,并且亲自指导田间水稻材料的鉴定与田间水稻病害的鉴定。在田间,他认识了各种水稻基础及育种材料,对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等水稻重大病害有了深入的认识。将田间实验与实验室的工作相结合,也是农学研究生的一大特色。

与田间实验不同,实验室的工作更需耐心与谨慎,一些轻微的误差往往会导致重大的错误。他会多次重复实验的结果,尽可能排除人工误差,来获取科学可信的实验数据。面对科研中存在的困难与挑战他会积极查阅文献资料,并且向老师和师兄师姐们咨询获取建议,再重新设计实验。

同时,在平衡生活与学习的关系上,他一直认为作为研究生,要将学习与工作放在首位,积极与导师沟通,合理安排实验工作,同时要按时参加课程学习与学术会议提升知识储备,最后在生活上要保持正常的作息。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眨眼间,三年时光过去,周鑫辉同学即将迎来毕业,他说回望这三年,过的充实,无愧于心,是人生中难得的宝贵经历;并希望师弟师妹们能够接好班,将实验室“safe,unity,clean,harmony”的理念传承下去。他说“没有现在谈何未来,只有先做好当前的事,才有美好的未来。现在田间的每一颗汗水,将来会结出丰硕的谷粒!”他也真切地希望他的研究能为水稻高产抗病研究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备选基因资源,将来可以运用于水稻实际生产中防治稻瘟病害,为国家粮食安全尽一分绵力。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Copyright undefinedcopy;  1996-2010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雅安校区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都江堰校区地址: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成都校区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宣传部/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