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途风采】罗思源: 奋斗如歌 书写闪亮青春
2021-12-29 10:05:31作者:赵欣然 审稿:朱长文 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点击数:
人物简介:罗思源,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9篇。获得2020-2021学年度“研究生优秀标兵”、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校级“优秀研究生”、“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等荣誉和奖励;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中国人体器官捐献注册志愿者,坚持无偿献血33次,获得全国无偿奉献奖铜奖、“五星献血英模”、雅安市献血爱心使者。
找准定位,勇创机遇
2016年,罗思源来到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对于高考失利的他来说,生物专业并非心仪专业。但进入大学后他不是抱以消极心态去对待学业,而是决定找准定位,决不虚度光阴。
聪明人会抓住每一次机遇,更聪明的人会不断创造机遇。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他逐渐对科研产生了兴趣。但求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的,刚开始四处碰壁,没有找到合适并同意他加入的实验室。不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丁春邦教授给他提供了科研学习的机会。紧抓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他成了实验室的“钉子户”,没课的时候总是泡在实验室,不是跟着师兄师姐学习就是研读文献。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他拿着反复修改的方案毛遂自荐,作为负责人成功申请到国家级大创项目,正式开始科研之旅。在大三的时候以第一作者发表了一篇SCI和一篇CSCD论文,所主持的项目获得挑战杯省级一等奖,实现学院挑战杯省级一等奖的突破。
本科毕业后,罗思源以优异的成绩保研至生命科学学院成为植物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继续在丁教授门下深造。出于对他的了解和信任,导师给予充分的自由去自主设计实验完成学位论文。深知机会难得,他广泛收集信息,认真精读文献,选择了植物天然产物的分离纯化及功能评价作为研究生课题,1年半不到已发表3篇与毕业论文课题相关的SCI论文。
天道酬勤,终得硕果
“我现在的任务就是做实验写论文,在完成本职任务之余才去玩耍。”罗思源的生活中基本没有周末和节假日,甚至寒暑假也仅休息一周左右。他不光苦干,也巧干。“我坚信效率是实验的生命。” 他每次实验都是提前计划好该做什么,实验过程有条不紊,每步试验完成就会当场分析结果,与预期不符的实验结果也能很快找出原因,迅速调整实验方案,直到做出来或者这一天做完。他说道:“做实验的时候一定要让脑子转起来,要勤于思考,不能像个榆木脑袋一样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懂变通。” 他在实验室有一个“万能罗思源”的称号,无论是实验方法问题,还是实验仪器使用问题,只要一叫他都能给你解决。
做实验,失败是常有的事情。即使是人生道路上,不管做什么都要做好失败和成功的心理准备。惊慌失措和心情烦躁都是无用的,遇事慌张更不能把事情做好。这是他始终以来的坚持和清楚认知。由于提前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当他遇到困难时,不会闷闷不乐,只会觉得自己还有事情要去做。“每当成功一个小事情,就会激励到自己,就可以把失败的心理抚平。”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下,他在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大多数研究生还在开题的时候,就已经发表了9篇SCI论文。
心怀感恩,不忘初心
优秀的人不会只在一方面有闪光点。当初加入实验室时经历了诸多波折,如今的罗思源面对想要加入实验室的本科生都是诚恳相待,不吝指教。在本科生“优秀学生标兵”曾辰同学眼中,“罗师兄敢想敢做,思路开阔,实操敏捷”。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多名本科生在科研道路上乘风破浪,有的主持了国家级大创项目,有的发表了一作SCI论文,有的获得了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等多项奖项和荣誉。“人要常怀感恩之心,社会成就了我,那我也要造福社会。”
在公益事业上,他也从未缺席,也希望自己未来能够将所学所想都用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对他来说,坚持至少每半年献一次血是他的执念。当了解到临床上急需机采血小板,罗思源便开始了他的储备献血之路。献血的前提条件是要有健康的身体条件,罗思源会坚持锻炼,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时刻做好献血的准备。按照相关规定六个月能献一次血,半个月能献一次血小板,而自愿无偿献血达33次,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但在他看来自己能够做的远不止这些。他说:“献血真的很痛,特别是机采血小板,但是想着能够以此挽救人的生命,我就觉得其实这点痛算不了什么。”除了献血以外,他还申请注册成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加入中华骨髓库、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月捐计划。
在科研上,罗思源是踏实肯干的钻研者;在生活中,他是愿为社会服务的好青年。“我来过这世界,就要轰轰烈烈。”未来,他还会在植物天然产物方向上继续前行,牢记cmd体育在线_备用网址登陆,用自己的行动,为建设美好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