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在川农——记水稻研究所海归博士陈学伟
2012-10-25 15:38:47作者:杨帆 孟桐 来源:成都校区 点击数:
1993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cmd体育在线_备用网址登陆茶学专业;7年之后,硕士毕业的他进入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所深造,获得博士学位;2004年赴美,先后在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于2009年晋升为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助理项目科学家。就在自己事业蓬勃发展的时候,他却选择了回国,回到母校工作。
他就是水稻研究所水稻重大病害抗性机制研究室主任陈学伟。
我的根在川农大
“当初出去时,就想着有一天一定要回来,不是为了出国而出国,也不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出国”,说起自己从川农走出,又回到川农的这一圈轮回时,陈学伟显得异常平静。有这样的想法,这不得不提到陈学伟在川农大求学期间的几位导师——周开达院士、李仕贵教授、黎汉云研究员。
“师从于这些导师是我一生最大的荣幸”,陈学伟说,“老师们就像父母一样在培养教育我,他们毫无保留地把知识传授给我,在生活上处处关心照顾我,这份深深的感情,走到哪儿我也不能忘、不会忘。”
虽然现在的水稻所有了新的办公室、实验室,和陈学伟当初求学时已是天壤之别,但客观环境的改变依然抹不掉他内心那份熟悉感。因为这里的人依然没多少改变,昔日的老师们还在,昔日的师兄师弟们还在,他们依然朴实无华地默默工作着、默默奉献着、默默坚守着,在这片川农的土地上,永远留存延续着那份熟悉的亲昵和不悔的坚持,一切只是时间在改变而已。
谈到美国和中国的科研环境和科研条件的差异时,陈学伟说,美国在科研设备上确实有优势,但是中国也有中国的长处。“回来之后领导和同事们都很重视自己”,陈学伟说,“不管是在科研经费,还是在研究领域方面,都为自己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更为重要的是,“回来之后,我可以借助自己在美国的科研关系,为母校提供更多的科研合作,为母校的发展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于是,带着在川农大的积淀走出去,在机会成熟的时候又回到母校的怀抱,这其实不需要太多的理由,不过是陈学伟自然而然的选择。
让工作给你带来愉悦
回国返校之后,陈学伟立即投入到新的科研项目上。目前,他所带领的科研团队进展顺利,正在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多方开展项目合作。“只有交流合作,才可能进步。”陈学伟认为,科研领域合作特别重要。在对待科研的态度上,陈学伟认为“放弃”和“坚持”同样重要。当然,这里所指的“放弃”,并不是简单的知难而退。而是“当你走入死胡同,或者悬崖边的时候,则要果断选择放弃,不然就是钻死胡同,或者跳崖身亡。但是,如果知道方向是正确的,来自外界的困难却很多时,也一定要坚持。通向光明的道路有时必须经过泥泞。”
科研工作在外人看来是枯燥的,但是在陈学伟看来却并非如此。“工作是一种使命,也是一种热爱。即使是使命,也要在这个使命中学会享受,不能完全被动,要让工作给你带来身心上的愉悦。”陈学伟如是说,“每当自己所做的项目有所突破的时候,就会很有成就感。哪怕有一丁点儿的突破,也足够让人兴奋不已,有重大突破的时候,就更觉得幸福。或许幸福就是一种感受吧。”在我们谈工作的时候,陈学伟并没有过多谈及众所周知的科学严谨,而是一直在强调享受和热爱。正如他很赞同的那句话,幸福就是“do what you love,love what you do”。
在陈学伟的实验室里甚至有一张简易床,那是为了守夜做实验或者查看实验结果而准备的,据说,使用率很高。研究生成钦淑说,很多晚上他们从实验室回宿舍的时候,都发现陈学伟办公室的灯依然还亮着。这让他们几个学生很是感触。“工作在脚踏实地的同时,也需要激情。不要成为只会工作的机器,有激情才能有创造,有激情才会有更加持久的动力和坚持。”
要有一种放松身心的方式
生活中的陈学伟喜欢踢足球。对足球最初的喜爱,要追溯到1998年世界杯。以前在美国工作的时候,陈学伟几乎每周都会和同事们一起去踢球。踢球的时候,可以忘记一切,完全释放自己。那个时候,没有工作,没有生活,也没有其他,只有最真实的自己和最真实的快乐。陈学伟说,培养一个兴趣爱好是很必要的,要学会放松自己,释放压力。
谈及家庭,陈学伟特别感谢爱人对他的支持,尊重他所做的很多决定,出国回国,都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自己却对太太照顾太少,陈学伟满脸歉疚。
谈到自己的人生计划,陈学伟并没有说出宏大目标。他只是很自然地说,做好每天的工作就好,所有的人生理想都蕴含在你每天看似简单的工作中。正如那句古诗所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便是做学问的最高境界。